15日短纖領跌聚酯鏈,16日弱勢不改,加速跳水逾4%,報收7162元,降至節后新低。PTA尾盤加速下滑跌逾2%,報收4446元。
春節后,在原油大漲趨勢帶動下,成本端提振,短纖漲幅明顯,一度突破8000元/噸價格大關。然而由于下游年前原料備貨充足,對于高價貨源存抵觸情緒,價格傳導受阻,導致價格回調,短纖趨弱運行,信心遭受打擊,看跌情緒涌動。
16日短纖主力跳水,欲回補節后跳高缺口。好在現貨雖受影響走軟,但相對抗跌,導致基差被動走強。最主要還是需求方面問題,目前紗廠原料庫存備貨較多,多可用至4月初或中旬,采購意愿不足。在終端,因上游原料漲幅較大,估值高位,終端坯布漲幅較小,坯布利潤有所壓縮,且前期上漲完全是靠宏觀和預期推上去的,終端訂單其實是空窗期,無法驗證真偽,當下訂單仍不到放量時間點,所以很難給予實質支撐。
所以上周短纖工廠產銷十分清淡,甚至出現4.86%產銷。但由于工廠超賣較多,權益庫存持續負值。同時由于上周受助于油價強勢,鎖住短纖繼續下行空間。同時價格急跌后,吸引部分貿易商及下游客戶適量拿貨,成交氛圍得到改善,也許這是現貨相對偏強原因。
供應看,待山力化纖等企業裝置重啟正常后,短纖開工率即將處90%偏上水平,繼續提升空間有限;企業庫存則持續處超賣水平,所以供應本身并沒有過多壓力;但目前主要矛盾點是社會庫存過多與工廠權益庫存偏低的矛盾。若終端傳導順暢,低價庫存遲早會消化完。
理論來講3月下旬便將迎來下游補貨節點,加之外貿訂單預期將陸續下達,終端并不十分悲觀。在短纖供需格局尚且正常下,不會持續下跌,關注現貨價格7000元/噸一線支撐位。